在“有钱能使鬼推磨”的思想逻辑下,越来越多的人,把金钱的多少,变成了衡量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准。
可是,钱从哪里来?很多人没有看明白。
(相关资料图)
俗话说:“家和万事兴。”
家庭是人生最原始的圈子,也是人生的出发点和归宿,人的财运、缘分、底气都在其中。
当我们努力魏旭家庭和谐的时候,总会发现很多不愉快的因素,让家庭失去凝聚力。
最悲剧的是,家庭里有了钱,但是没有了快乐,回家的想法都觉得难受。
远离或者改变“指责型的家人”,真的很有必要。
01
指责型的父母,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。
女网友“娇滴滴”说:“我的爸爸,从小到大就指责我的错误。后来我结婚了,遇到了什么都要指责的婆婆。现在,做什么都没有兴趣了,不管自己多努力,在他们眼里,是不完美的,是无法包容的。”
她读书成绩还不错,小学时,语文能拿到九十多分。父亲总是发脾气,为什么要丢几分?隔壁家亮亮,是可以打满分的。
她和同学外出,回来稍微晚一点。本以为,父亲会在门口等待,显得焦急。但情况却是——父亲劈头盖脸一顿骂,认为女儿太不自爱了。
她和丈夫一起打工,月收入八九千。婆婆愤愤不平地说:“居然没有过万?”
儿子出生时,她耗尽全力,扛住痛苦。婆婆责怪她,太脆弱了。老一辈的人,生娃都很轻松。
各种指责之下,她越来越没有自信,在家里也是战战兢兢,怕做不好。尊严也被践踏了,随时都可以被父母戳痛。
苏格拉底说过:“一个人能否有成就,只看他是否具备自尊心与自信心两个条件。”
为什么孩子做了一系列优秀的事情,父母视而不见,非得指责那一点错误?这是格局太小的缘故,也是过分追求完美,需要反思。
02
指责型的兄弟姐妹,只会制造家庭内耗。
古人说:“孝不比兄。”
每个人都尽己所能,孝顺父母,也帮助其他兄弟姐妹,家庭自然会富起来。毕竟,大家的钱累积在一起,都是一笔不小的财富。
当你对父母很好的时候,兄弟姐妹还指责你做得不够,那就会心寒;你发财了,有事业了,还借钱给兄弟姐妹,但是他们认为你小气,借钱太少了。
比方说,弟弟要开店铺,你借给他十万。但是弟弟认为,你应该借十五万,你就是故意减少五万,为难人。
听到弟弟的指责,你一定会特别难受。接下来,你也许就不会借钱给弟弟了,费力不讨好的事情,怎么能够多做呢?
事实证明,你无法让所有的兄弟姐妹都满意。你做的一切,在被指责之后,就伤心不已。
03
指责型的伴侣,让人对婚姻失望。
漫画家朱德庸说:“当情人谈恋爱时,他们什么事都做得出,当他们结婚后,他们什么话都说得出。”
恋爱,彼此会表现出最美的一面,尽量掩饰自己的缺点。就是脸上有斑点,也会用胭脂粉盖住。
没有钱的男人,会借钱,带着女人去高端餐厅,还买首饰、衣服。
结婚之后,生活往往是一地鸡毛,甚至是负债累累。
“夫妻同心,其利断金”,这样的逻辑,进入了婚姻生活,那么夫妻就能一起奋斗,迅速改变家庭状况。
夫妻开启了指责模式,就意味着翻旧账、看不惯当下,从此婚姻变得很糟糕,夫妻也水火不容。
心不在一起的夫妻,要赚钱,是很难的。就是育儿、做家务之类的事情,也会产生矛盾,无法协调。
比方说,女人要带着孩子回娘家,男人指责她对娘家人太好,因此夫妻无法同行。孩子会到父母争吵不休的样子。
04
指责型的儿女,只会越来越不孝顺。
为什么别人的家的父母,钱财无数,自己家的父母,却是穷人。
为什么别人家的父母有大格局,能对所有的儿女都友善,自己的父母却那么偏心,而你是最不被看好的那个人。
想一想,你真的有很多的理由,指责父母。
看清了父母的一切的丑陋,你再去孝顺父母,就非常不情愿了。更可怕的是,你准备和父母断交。
百善孝为先。一个不孝顺父母的人,失去了家庭的后盾,也失去了对外社交的底气。
父母从来都不会完美。有钱有势的父母,教育儿女的时间就少了;穷苦的家庭,逼着儿女读书,但是承担不起高额的费用;帮忙带孙的父母,任劳任怨,但是做的饭菜不够好......
05
作家王蒙说过:“颂扬别人常常是肯定自己,指责别人常常是反射着自己的弱点,嘲笑自己常常是嘲笑别人,给别人抬轿也是抬自己。以上是分享率,或曰借光效应。”
面对指责型家人,不要愤愤不平,而是积极改变。
其一,凡事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。当你被指责的时候,看看自己有哪些过错;指责家人的时候,看自己是否言语不当,对人的看法有偏见。
其二,和亲人保持一定的距离,把一些小缺点,慢慢淡化。若是吵起来了,主动闭嘴,并且走开一些。成年人,应该主动分家,别和大家庭搅拌在一起。
其三,包容亲人的不完美,允许他们有错误。然后懂得感恩,把他们对你的好,放大来看。
和气,是需要经营的。
人情注定搞不好,那就把把心情捋一捋,心顺了,一切都顺了。
一家人,和和气气的,弄丢的钱,也能找回来。
作者:布衣粗食。
关注我的文字,走进你的心灵。
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